No.33南瓜盆的疑問《Questions Behind the Pumpkin Pot》

2025-09-19
賣場的南瓜裝飾物|圖:張瑋峻
賣場的南瓜裝飾物|圖:張瑋峻

每年9月開始,就不難感受到商人用心雕琢的中秋廣告文宣,精美的蛋黃酥包裝禮盒,放著黃金間距隔出來的美味佳餚,取出「真正」可以放入口中的食物後,剩餘的包裝盒都變成垃圾。

全球每年產生的塑膠廢棄物當中,約有40%是包裝材料,年節的精緻包裝禮盒,光是包材可能就超過60%。

🎃節慶活動巨大商機背後的疑問

以萬聖節為例,賣場上整齊排放既恐怖又可愛的南瓜臉,對著我微笑,如果可以買回家放些糖果,如果可以結合國外英文Trick or Treat 活動跟小朋友玩,如果可以放在玄關應景,如果…如果,好吧!! 看似百益而無一害,放入購物車帶走….

為了營造各種節慶活動的氛圍,台灣的12大民俗節慶、環保節日、節氣節日等等,大大小小活動不下50個,當然,搭上這些節慶活動來推展該主題的教育、文化、歷史、環境等意涵可以加乘效果,但小編心裡想,活動過後呢?

南瓜糖果盆,萬聖節後去哪了?

聖誕節的裝飾物12/26之後去哪了?

能吃掉的被吃掉,能裝飾的放儲藏室待明年可以用,能丟掉的包裝…盡可能回收…,然後,每年這樣持續重複著循環的過著!!

每年,美國萬聖節約可賣出超過 6 億個塑膠裝飾與糖果容器,製造 超過 2 萬噸塑膠垃圾。📊


🌊 塑膠的去向

這些桶子不是被回收再製、掩埋囤積,就是進入焚化爐燒掉。沒被妥善處理的裝飾品流入大海,成為海漂圖鑑藝術品!

國外曾有研究團隊在海灘淨灘時,發現完整的塑膠南瓜桶,鮮橘色在沙灘上刺眼得令人難以忽視。

對海龜、海鳥來說,節慶活動所遺留下的商品包裝,無疑是一場奪命的陷阱。

⏳ 一天與四百年

萬聖節的狂歡或許只有一天,但塑膠垃圾的壽命卻長達四百年....

「或許真正嚇人的不是怪物,而是對環境的漠視」😖

♻️ 有沒有更好的選擇?

1.循環利用:今年用完,明年仍然可以繼續使用!

2.道具共享:社區居民彼此交換,讓道具延續使用

3.回收再製萬聖節道具:有人用布袋、竹籃,甚至玻璃罐來取代塑膠南瓜桶,展現獨特風格

🌍 給未來的提醒

當我們再一次體驗節慶氛圍時

也能提醒自己,也許我們手裡捧著的不只是糖果,

更有可能是環境無法承受的負擔💙



#熱鬧後的疑問

#南瓜盆

#塑膠的去向
#一天與四百年 

微笑著|圖:張瑋峻
微笑著|圖:張瑋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