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6每天無感的信封,正在讓地球買單<Everyday envelopes, paid for by the Earth>

2025-06-20
圖|張瑋峻
圖|張瑋峻

製作一個塑膠袋,大概產生9g~200g的碳排,台灣人每人平均一天使用2.1~2.7個,一年計使用100 億到 180 億個塑膠袋。

其實,相較於塑膠袋,裝載著的水電的通知函、稅單、帳單、通知單、廣告函等,看似不起眼的信封套,當我們拆開信封,瞥一眼內容之後,就送入回收桶或垃圾桶,其製程相對複雜,且為數也不少。 

在台灣,每年多少信封被回收?

根據中華郵政統計,光是台灣每年處理就超過7,000萬封郵信件,約3,500公噸,這些信件中多數使用紙信封包裝,其中相當比例還含有塑膠視窗(方便顯示收件人資料)或塗蠟、壓膜等非回收材質。

根據Environmental Paper Network Paper Calculator資料顯示,製作1公斤的紙張,平均需砍伐約24棵樹木,假設一個信封的平均重量為5公克,那麼7,000萬封信封就等於約3,500公噸的紙張需求,換個方式來說:一台20公噸的大型聯結貨車,裝滿紙張大概也只能載20公噸,那麼3,500公噸紙張,就等於要175台滿載的大卡車才能搬運完成。

面對這樣龐大的浪費,你我真的無能為力嗎?

我們可以從這些行動來改變:

✅ 改用電子帳單:多數銀行、保險公司、學校都提供無紙化選項,減少重複性郵寄。

✅ 精準回收:將透明的塑膠視窗拆下後,再將信封置入紙類回收箱。

✅ 支持友善設計:如「再生紙封套」或將信封「重複再利用」,加強使用次數。

友善環境,希望地球哪天也能「回信」給我們!

#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