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觀世界地球日

2025-04-22

謝謝這一天的提醒,我們的世界真的變得更好了嗎? #反思 #地球日

又到了 4 月 22 日值得省思的這一天。這個月社會當中緊鑼密鼓的辦理相關的環保倡議活動,看到各種呼籲及響應的聲音,但小編似乎只看到一堆同溫層的美麗現象!

當我們回顧過去的數十年,甚至自 1970 年第一個地球日以來,這個世界真的因為這個節日而變得更好了嗎?或許有,但地球的資源仍被蠶食鯨吞當中!儘管環保意識在某種程度上有所提升,但全球性的環境危機卻似乎有增無減。 

地表每年迎來一個又一個爆熱紀錄,科學家也坦言暖化已無法遏止!生物多樣性持續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喪失,物種滅絕的速度令人憂心。

塑膠污染無所不在,從深海到高山,我們的星球幾乎被塑膠垃圾所淹沒。

工業的發展模式依然以追求經濟增長為首要目標,而往往忽略了環境的代價。大量的碳排放持續進入大氣,加劇溫室效應。過度的資源開採和消耗,使得地球的承載能力瀕臨極限。

消費主義盛行,鼓勵人們不斷購買和丟棄,造成巨大的浪費。政府間的環保協議,往往因為各國的利益考量而進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缺乏強而有力的全球性合作和具體的行動,使得許多環保目標難以實現。

#世界地球日 #反思 #環境危機 #氣候變遷 #生物多樣性 #塑膠污染 #行動 #改變


※世界地球日的由來:回溯 1970 年的春天,美國威斯康辛州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 (Gaylord Nelson) 目睹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他意識到需要一個強大的力量來喚醒大眾的環保意識。於是,他與哈佛大學學生丹尼斯·海斯 (Denis Hayes) 共同發起了第一屆地球日活動。那一天,超過兩千萬的美國民眾走上街頭,參與了各式的環境保護活動,從抗議污染到倡導立法,這股沛然莫之能禦的力量,撼動了整個社會,也促成了美國環保署的成立以及《空氣清淨法》、《水污染控制法》等重要環境保護法案的誕生。自此之後,世界地球日逐漸走向全球,成為一個跨越國界、文化和政治藩籬的國際性環保運動。每一年,不同的主題被提出,聚焦於當前地球所面臨的迫切挑戰,例如氣候變遷、生物多樣性喪失、塑膠污染等等,呼籲全球公民共同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