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友善環境的10,000種方法I

《專欄目的》

「宜居」這兩個字,常常出現在建案的solgan裡面,如果人為活動仍"無限制"的繼續進行,科學家預測大概這個世紀末,極地將沒有融雪靠近極圈長年寒冷的格陵蘭、冰島地區,卻變成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問題是,這些地區擠的下全球80億人口嗎? 未來又會怎麼變化? 土地爭奪戰、食物爭霸戰...核戰? 光想到就是個大問題!!

所以,如何才能留給下一代一個宜居的生活環境? 日常生活有什麼行小善積大善的方法,催生了這個這個專欄,提供在日常遇到的、可執行的千千萬萬個環境友善方法,生活不是為了自己,也關係到世代子孫。

Thoughts at the checkout. Ask yourself whether the item are about to buy is something you really need. Will it make more fulfilled? If not, try doing something else to nurture self instead, like eating good food, doing something special with a friend, going for a walk, or planning something you've in interested in for ages.

清理抽屜時翻出一疊舊光碟,上頭貼著「資訊科報告」、「期末報告」的標籤學生時代深夜爆肝的回憶瞬間湧上心頭,好不是滋味!

全台每100人當中,約有31輛小客車。相較於日本,每100人當中約有60輛小客車。雖然日本人口述多台灣1億人,面積也大台灣10.5倍,但日本出現「塞車地獄」的機率仍是蠻低的,原因為何? 為什麼台灣做不到?

撕開緞帶、拆掉層層包裝,我們滿懷期待的迎接一份禮物!
但短短幾分鐘後,那些色彩繽紛的紙張、塑膠緩衝材、華麗紙盒就成了垃圾…
在英國,光是聖誕節就會丟掉繞地球一圈的包裝紙,美國則有數千噸的節慶包裝進入掩埋場。

愛因斯坦 可能說過這樣一句話,「如果蜜蜂從地表上消失,人類活不過四年」!但地球生物自有一套適應的系統,也有科學家推測,假如蜜蜂消失,人類生存仍可能持續約60年後才陸續崩解。